我们必须得变

——2020年11月百助人大会(BZPM)CEO程磊分享

2020-12-06 17:50:09 作者: 点击量: 下一篇 上一篇
      编者按:原本百助人大会已有很长时间没有召开了。11月28日召开的百助人大会上,CEO程磊开门见山说明缘由:“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里,“我们当然是需要有这种接受变革,拥抱变化,甚至是创造变化的这样一个心态,去面对我们的世界”,因为“变也许不见得能成功,但是不变一定不会成功!”
      今年,又是怎样的“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除了新冠疫情还有其它一些原因。程磊分析了我市我省乃至全国各地的经济形势,结合百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严肃指出:“如果我们每个人连我们自己的本职工作都已经完成不了了,都已经驾驭不了了,都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了,已经头脑一片浆糊了,在这种情况下,我还让他去获取其他跨部门的知识,还有意义吗?”所以,“我们要有变化”,“我们必须得变!”
      程磊批评百助近期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也表扬了周慧带领的项目团队,因为他们“开创性的第一次让我们的整体收入突破了1000万以上,过去从来没有过”,为此,程磊指出:“我们需要的是我们有更多的这样的团队能够基于我们自身的业务去持续创新,去发现我们的机会”,“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不断地去给别人照照镜子,也让别人给你照镜子,多听一听,多说一说,只有你们成长,这个团队才能成长,你们的成长就是我最大的需求”。
      最后,程磊形象地将百助比作一列火车,殷切地提出希望:“要想真正的改变,我希望看到每一个车厢能够转变成动车组的车厢,每一个车厢都应该有你自己的动力系统。而且我们看到有的动车组是由两节三节这样的一个动车组组成的,有多个车头,这个车头还是能分开、能合并的。我希望百助通过我们的努力,在未来不久的将来,能够由这辆绿皮火车变成一辆动车组”。
      本月百助人大会CEO程磊分享全文如下:
      刚刚我在外面还问,我们到底多长时间没开百助人大会?有人说一个季度,也有人说好像最后一次是6月,“7月22号”。因为你们刚来是吧?我能肯定在人生中一些特殊的时间点,一定是跟他自己一些特殊的经历是有关系的,虽然我们时隔将近半年的时间,没有去开这个会议,但是我过程当中一直都在思考到底这个会议要不要开,我们过去好多年的时间,每周雷打不动的去做这个事,但是今年应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后疫情时代下的新时代,我们当然是需要有这种接受变革,拥抱变化,甚至是创造变化的这样一个心态,去面对我们接下来的世界。今天大家也看到了,时隔了这么长时间,如果我们再次重启的话,我们必须要跟原来做的稍微有点不一样。至于内容上有没有不一样,有没有得到升级,暂且先不说,至少我们从感官上是不是会有一个明显的不一样的变化。变也许不见得能成功,但是不变一定不会成功。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希望作为一个年轻人,作为一个年轻的团队,作为百助,我们最多还是个孩子,还是个青少年。在这个阶段下,作为一个青年人,变化、激情、活力应该是我们主要的标签;守旧、固化、不变那应该是我们要去摈弃的。今天我们看到这里,也有很多的这种变化,包括现场的音乐,包括我们进来之后喊的口号,这都是我们过去所没有的,我也不知道这到底对不对。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一直在强调制度本质上来说没有好坏之分。有的公司比如说我们所崇尚的谷歌,这种互联网的标杆性的企业,他是非常自由的,几乎没有什么制度。也有的公司,比如说我们国内非常知名的公司阿里巴巴,制度又是极度严格的,同样都是标杆性的企业,但是区别就非常之大,这可能跟领导人的风格有关系,这也可能跟他招进来的人有关系,和他做的事情也有关系。总之一切的一切我们所看到的其实制度不重要,重要的实际上还是人。我们的人他适应什么样的制度,用什么样的制度最终能够促进我们这些人的成长进步,那就ok。
      在去年的时候,我们讲过一次能愿矩阵,当时提到说我们的管理者应该要根据我们的人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所以读完这一课程之后,我们就开始对我们的管理者提出要求,说你应该怎么样?要按照书上所写的要求来做。但过了一年之后,我再反过来再看这件事情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实际情况就是当你遇到一个能力又强意愿又高的人,你会去骂他吗?当你遇到一个能力又不强,意愿又不高的人,如果你想进步,如果你想把这件事情做成,你希望这个人是你的队友吗?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来说,管理者到底用什么样的风格去对待你?是由谁决定的?众人回答:“自己”。是不是这个逻辑?众人回答:“是”。所以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说,我们过去说越努力的人越幸运,为什么呢?因为他努力,因为他勤奋,因为他好学,因为他拥有很多的非常优秀的素质,他的行动和他的内心是保持一致的,他周边的人都能感受到,这个时候他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他发现他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很爱护他,他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他的贵人,遇到了每个人都无私的愿意去为他付出,为什么他运气总是这么好,能遇到这么多贵人?是谁造就的?老天爷?谁造就的?众人回答:“自己”。
      所以我们今天看到其实在咱们公司里一定程度上来说,我们的管理风格可能偏严厉,谁想偏严厉?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谁不希望看到是每个人能力又强,意愿又高,月月KPI都能完成,同时还想着我要去争取更高的KPI。每个人能够把现有的工作做好,同时他还会花很多精力去学习更多的新知识,除了他本职工作的这些知识,他能够充分的掌握以外,去聊一些海阔天空的其他方面的知识,你会发现他都有涉猎。谁不希望我们所见到的是这样的一群人组成的团队,但事实情况是什么?所以这半年的时间我们一直都在思考,面对这样的一家公司,我们必须得变。我们过去每周固定下来去开的百助人大会,我们发现不能再这样继续盲目的持续下去,我们要有变化,但是到底该怎么变,我始终也没有想清楚。停了一个月的时候,我就在想,是不是要把它改成一个月一次;停了两个月的时候,我当时就在想这个事情到底是继续还是不要继续,但反反复复都没有找到答案。过程当中也有人跟我提过建议,说还是不应该彻底停掉,总该还是要有,但是我没有找到重启的理由,到底重启干嘛呢?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不想学习的话,我何必要去提供一个供大家去学习的这样一个平台。如果我们每个人连我们自己的本职工作都已经完成不了了,都已经驾驭不了了,都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了,已经头脑一片浆糊了,在这种情况下,我还让他去获取其他跨部门的知识,还有意义吗?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制度如何的变,如果我们的人不变,恐怕还是难以为继的。这些年来,我们所看到的是北上广的精英越来越多了,留在三四线城市的这些人越来越少了,越来越差了。在今年最近过去的一段时间当中,我去了黄山,去了池州,去了安庆,无一例外都是安徽地区相对比较落后的地方。我也去了厦门,去了北京,这些地方无一例外,这个都是相对来说在全国范围内发展比较好的地方。
      作为我来说,我在思考,我如何去扮演这样一个有效的角色,我们过去所提倡的叫黑猫白猫,抓到老鼠是好猫;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现在,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十四五规划当中我们伟大的祖国、总书记所希望看到的局面。很显然在接下来的时间当中,从历史的发展时间来说,我们已经到了在安徽地区,在落后地区,我们迎来了更高发展的这种可能性。我看到其实过去几年的发展数据,安徽这几年发展其实不错,总的来说增长速度非常快,增速在去年一年当中,去年2019年的数据,我们讲长三角一体化,江苏现在的 GDP是9.9万亿,浙江是6万多亿,上海是3.8万亿,而安徽是3.7万亿,刚好跟上海差不多。但是从人均来讲的话,安徽是上海的1/3,比如说我们的人数是7000多万,大概是上海的三倍,但是如果看增速的话是非常喜人的,安徽去年一年的增速是全国第二,从增速来讲,我们的增速达到20%多,全国第二。从量级来讲的话,我们去年增加了7000亿,去年增加了7000亿,也就说再往前一年2018年的话,我们的整个经济总量也只不过才3万亿,而2019年就达到了3.7万亿,增速非常之高。国家提出来的长三角一体化这样一个国家战略,其实我们能够看到整个无论是资金,无论是技术、理念,很多东西都在往我们这边导入,我们已经迎来很大的机会,但是我们身处其中,我们的在座的各位年轻人有没有看到这样的机会?
      这种机会对于我们来说是机会。但对于一部分如果不想进步,不想努力的人来说的话,过去你在这种没什么压力的环境下,你还能活着,未来恐怕连活着都难了。过去你为什么不去北上广?是你主动选择说我不去吗?我想在座的很多人恐怕是去不了,你确定你在北上广能活得下来?你去能找到工作吗?你找到工作能覆盖你的房租吗?最近大家应该看到有租房暴雷的新闻了吧?哪家公司?是不是行业头部公司?想想看会影响多少北漂、沪漂、深漂的这些人无家可归。我们在座也有一些人是曾经去过北京的,我跟他聊天的时候,他跟我说过说有过深更半夜被房东把东西行李扔出来,叫他走人的这种经历,在座的很多人可能没有这样的经历,你感受不到。看到这种新闻,我看到是背后有多少的年轻人,无依无靠的年轻人,在这样一个季节知道北京是多少度吗?走在大街上是什么感觉?拎着行李箱,这样的竞争环境,可能大家觉得离得很远,但实际情况是我一直觉得离得很近。咱们虽然在马鞍山,可能你周边的环境,你的家里的朋友身边跟你聊的都是慢的不能再慢的节奏,一到公司里来,就感觉公司强度很大,说强度很大,我看了一下数据,我们的总办列了将近100条的事项跟进,结果一个月下来完成了几条,连10条都完成不到,完成率连10%都不到,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很忙,我也不知道到底在忙啥?
      所以如果我们每个人自己定的标准都是这样的一个标准,这个行业的标准就跟考试一样,如果你说你是好学生,你起步你能考个比如说80分以上,90分以上,你说你是好学生,我还能理解。我曾经面试过一个孩子,他最自豪的经历就是长这么大没让父母操过心。这个孩子是一个大专生,我当时就问了他一个问题,我说你一个学习成绩这么差的人,你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够让你的父母从来没操过心呢?到底是父母不操心,还是父母已经没有办法,无力再去批评你了?那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是不是在放弃你?你到底是希望别人对你还产生一点希望,还是希望人家彻底的放弃你?父母说我孩子就这么蠢,只要能活着就行了,这辈子只要有吃有喝就行,有吃有喝,心想反正我大概也能供给他就行了,其他的对他已经没要求了。我们最可怕的是没有自我认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很多人是没有自我认知的。我很庆幸在过去的这几年当中,我算是通过自己的经历开始对自己认的越来越清楚。
      上周去北京,当时跟我们360一位高管聊天,我们认识了6年,2015年认识的到现在,从刚开始对我们产生质疑,因为人家是北京的,人家一直都是很高大上路线的,我们属于安徽过来的,说白了在人家眼里你就农村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人家觉得不是一路人,所以刚开始对我们其实是不理不睬的。但是经过这五六年的发展,他最终发现原来这家公司、这帮人是实实在在干事的,干到这个程度,从当年的不起眼、看不上,到了现在已经成为这个领域绝对的行业领导者,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了。而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再来看,这个时候对我们由衷的发自内心的,对我们产生了敬仰之情。所以我想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你自己走过的路,最终一定能够让你得到你想要的东西。我希望我成长以后,未来可以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人。我曾经在百助人大会上说过,我不需要你爱我,也无所谓你恨我,但是我一定会让你尊重我。所有离开这家公司的人可能非常讨厌我的管理方式,很多人可能走的时候,甚至对公司都抱有怨言,但是大多数人我可以说没有一个人敢说不尊重我,他可以不认可我们,不认同我们。而且大多数人是刚开始不理解,一段时间之后越来越理解。每个人要认清自己,为什么我们能够走到今天,我当时我就跟他说,我说这些年我们团队极度的聚焦,过去的五六年的时间当中,我们all in了PC的软件这个行业,全中国没有第二家公司会去做这样的傻瓜的自杀式的战略选择,而我们做的就是这样,而且坚定的在执行。过程当中,我们的人员流动性非常大,大部分人可能是能力比较差,不理解进不来,根本连入门都没入门,还有一些人其实理解,但是有其他的想法,没有这样的一个战略定位,不认可这样的战略选择走了。值得庆幸的是这么多年来我们还是坚守走到了今天,一步步的把这些北京上海的团队PK掉,拥有了今天的核心竞争力。疫情之下我们同行的大多数公司,惨不忍睹,但是我们有多大的影响?也有影响。为什么,过去的半年我们为什么要停这个会议?如果我们业绩好,会议不会停,人往往就是这样,好的时候没有人会去想改变,只有不好的时候才会去想。
      我们的业绩。昨天看了一下数据,比去年同期从业务收入来讲,利润可能少了有800万,说是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把这一个月跑完之后,可能比去年还会少500万。本身我们一年也没几千万,利润少500万,其实数字不算少,这还是建立在我们从10月份开始,我们要比去年同期是要高出不少的,每个月可能要高出一两百万,等于是最后四季度抢救性的补回来一些。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全年可能还会在业务上会少500万,看似其实是有下降的,但实际上相对于我们的竞争对手,相对于我们的同行来说,这个数字算上升。虽然业务上可能会有一些在下降,但是今年不用担心的点在哪呢?东方不亮西方亮,今年我们周慧带领的项目团队,开创性的第一次让我们的整体收入突破了1000万以上,过去从来没有过。我感觉大家对于挣了1000万利润这件事情好像不是很care,好像你们每个人都能做到。我当然希望,最终你们每个人都可以对1000万这个数字很麻木。作为我来说其实我已经很麻木了,我说实话,这1000万对我来说没什么多大吸引力,因为挣过,但是对你来说不一样,什么时候你能挣过1000万,你说我对这1000万也无所谓。所以在这样的一个团队当中,我们所看到的局面是有人奋斗的,是有人在持续努力的。
      我们需要的是我们有更多的这个团队能够基于我们自身的业务去持续创新,去发现我们的机会。其实机会是很多的,我们人资在谈我们到底有多少管理层的岗位、M级的岗位,列出来了一大堆全是空白。我们有多少主管岗位是空缺的,有多少总监岗位空缺的,我们有多少独立的项目目前已经做起来,项目已经做了,但是目前没有项目负责人,导致这个项目其实还是依附于我们的产品之上。我们还有多少项目,比如说像营销这样的,搜索引擎的这种智能化系统这样的项目,其实已经独立了有两三年了,但是实际情况还是一直没有断奶,团队的一些相关的人员管理者其实始终解决不了问题。当然我能看到最近有一些部门和我们的助教,助教也是今年的创新的一项举措,我想在座的你们马上可以自己思考一下,到底今年有多少创新的举措列一列,我们到底今年有多少创新的举措。助教也是一个创新的举措,我们看到了有一些部门,跟我们的助教产生了很多的矛盾,某种程度上来说,说白了你跟助教的矛盾,在我看来就是你跟我的矛盾,只是你跟我在一块,讲白了,你敢跟我产生矛盾吗?你只不过就藏着而已,但你内心是有矛盾的,是不是这个道理?但你跟助教为什么你就能爆发,原因很简单,你跟他在一起你不用去藏了嘛,是不是这个道理?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助教也有助教的问题,很多助教不懂业务,他不去学习业务,我们的助教也不合格,但是助教的这种形式是合格的。
      我在讲制度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出在人身上。这是很好的制度,我们有多个不同的部门,作为第三方旁观者,去帮助我们具体的这些业务部门,帮他们去做表格,帮他们去做梳理,帮他们去做市场跟踪,去要结果,不断的帮助他们去聚焦他们的战略,聚焦他们的目标,别走偏了,干着干着KPI都忘了到哪去了,每天干的事情,晚上动不动干到2点3点。今天我还跟人资说,我看很多人发邮件,喜欢2点3点发邮件,如果你真的是2点3点发邮件,请你把工作干到2点3点,日报里面写的内容基本上就是9点不到就干完的事,为什么要拖到2点3点去发日报?你发的晚,证明你在工作吗?你发的那么晚,导致别人回邮件都没时间回。以前我基本上9点多我还能收到不少日报,10点基本上大部分的日报能回完,偶尔会有个别的日报会在12点以后,现在倒好,恨不得有一半的日报都是2点都不发,你们想证明什么呢?以后但凡你2点发日报的,我就看看你的工作是不是干到2点,请你告诉我哪件事情是你在1点到2点、12点到2点这个期间做的。
      请注意我们的价值观中有一条最基本的诚信,你业绩做不成,连诚信都没有了,你还有啥?你该做你就做,没做你就没做,自欺欺人有啥意思呢?我发日报大家可以看到,我甚至我有的时候我6点7点我就发日报了,因为6点7点之后我知道就是参加一个饭局,饭局肯定也没什么具体的内容,我还要去等到晚上再发干嘛?我真要是有事,只要但凡我是12点发,我一定是工作到12点。我们公司是有要求,你做每件事情,做完要立即写到日报里去,但是这个事情为什么要我来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人资部门干嘛去了呢?我们的人资,对于写日报这个事情,他的理解是什么样子的呢?他难道看不到这种现象吗?难道在座的各位看不到这种现象吗?但是大家陷入了集体无意识,大家更愿意去按照原来的按部就班的方式,大多数人选择的方式去做,没有人愿意去跳出来去创新,去破局,没有人愿意去做鲶鱼。公司里面需要有更多的鲶鱼,要不然我们这一群沙丁鱼过不了几分钟,大家都over了,必须要有个人撵着你跑,你才能活得更久。
      外部的环境我刚刚有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徽迎来更大的机会,我会看到有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公司会融入到安徽来,过去你在北上广你活不下去,你逃离到这里,未来这里也会跟北上广一样,我很担心有一天可能你连这里都适应不了,但是我很庆幸的是过去这么多年百助做了正确的选择,我们不光是在业务上选择了聚焦,选择聚焦一个我们能够拿到第一的这么一个领域。同时我们在管理上,我们也有我们自己独到的创新,从2016年开始整个公司就996了,就开始效仿北上广一线城市的互联网公司的标准来干,虽然咱们可能悟性差一点,理解能力差一点,但是至少即使在我们自己有限的能力之下,我全力以赴了,拼尽全力了,相对我自己来说我成长了,你的成长是我现在最关心的事情,只有你们都成长了,我才能成长。现在可以说我站在这个台上,说实话,今天我都不需要去做准备。我到目前为止,我讲的每一句话没有做任何的提前准备,我已经到了可以不用去做准备,信手拈来的程度了。昨天我们站在台上去讲课,一上午时间从9点半讲到11点半,每句话不带重样的,所有人听完了之后拍手鼓掌,当然有些人可能是恭维,但是我想大多数人听起来,至少这个内容听起来还是ok的。有些人说这可能是他这么多年来听到的最好的一次分享,能够让一个外行人在短短的一两个小时之间,能够听懂一个他过去认为非常高精尖,非常高大上的一个知识,这个恐怕不是什么人都能讲得出来。他们听过很多领导的讲话,很多专家教授的讲话,但是听完了之后可能一个字也记不住,但是我讲的话可能让他记一辈子,发展了这么多年,我的个人能力倒是得到了提高,但是今天这家公司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跟我的个人能力没关系,我个人能力就是再强,也就不过如此了。
      你们所能认识的人,你们所能见到的人,论个人能力可能不好去判断,我们说个人荣誉,有几个比荣誉能比我高的,我拿了多少奖项?前几天他们在发,说你又获得一个荣誉,太厉害了。安徽省百名优秀民营企业家,有至少20个人给我发,微信截个图说恭喜,我连朋友圈都懒得发。在我的所有的荣誉当中这不算什么,明白吗?就没有能让我感到兴奋的地方,评上也好,评不上也好,也许评不上会感到稍微有点难受,但是也无所谓,国家级的都评上了,还在乎什么呢。
      但是这家公司未来能得到什么?这是我更关心的。如果说我个人得到了这么多,结果我管理的公司在行业当中立不了足,每天是亏损的,我们带领的队伍每一个人都是很弱的,打仗都是打不赢的,每个人都是很懒的,出去跟人家交流都是聊不清楚的,这是什么概念?今天我做了很多的改变,过去我们出差参加个会议参加就参加了,现在我们要求前后多待两天,把对应的业务部门带上,这带上之后了不得了,发现了多少问题,无论是销售、市场,无论是我们的基层的专员,还是我们上面主管,还是我们的总监,都能看到好多的问题。很多人连基础的业务逻辑都讲不清楚,我也不知道他出去出差出啥,有的人去参加一个会议,从会前到会后你都见不着人,你也不知道他所谓的忙每天到底在忙什么,我们很多定好的规范没有一个人去执行,这就是我们的队伍。结果就这样的队伍,出去之后,我们的一些合作伙伴还说百助的人好,我听的都感到很纳闷,百助人好,好在哪啊?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很可怕啊,我们合作伙伴的标准很低,这会让你没有办法去认清楚你自己的,为什么我们能够在过去这些年能认清楚自己,最终做出了这样的战略选择,最后走出了这样的一个结果。如果你不能认清楚自己,你觉得你的未来能走得出来吗?无论是过高还是过低的看待自己都是有问题的。我们所面对的环境,无论是你在公司内,还是到外面,你接触的这些合作伙伴,很多在我看来都没有办法有效的让你能够正视你自己,这是让我感到很害怕的一个事,因为这是严重阻碍你成长的。我说我非常关心你们的成长,关心你们也是关心我自己。这一次我们第一次花了今年半年时间、花了很多的钱去做了我们的管理培训课程,我们现在的很多的调整,今天能够感受到很多东西,也是在管理培训课程上面所引入进来的,可能也不见得对。
      有的人进来之后,公司曾经有一个进来的新人,后来也走了,临走的时候给我发了一段话,这个人智商很高,能力很强,发了一段话写得非常好,他说进入这家公司看起来都是年轻人,但是感觉进入了老年俱乐部,但是也不是每时每刻都老年俱乐部,有一个时间点,他感觉大家很有激情,就是上班前喊口号的一分钟,如果不知道的话,还以为进了一个传销公司。 除了那一分钟能够感受到大家年轻人有激情以外,其他任何时间也感受不到有激情,所以他选择离开了。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会招什么人,会留什么人,在某种程度上是不是我们的企业经营文化就是这样,多可悲。我看很多人的神情好像有点悲伤,被人家这么批评,好像有点接受不了,接受不了就对了,在我们培训课程当中这叫照镜子,让别人给你说说,告诉你你身上有什么问题,好好的去正视你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不断的去给别人照照镜子,也让别人给你照照镜子,多听一听,多说一说。只有你们成长,这个团队才能成长,你们的成长就是我最大的需求。你不找我,你有问题不问我,我会非常生气,时间长了我一定会把你干掉,但是你每天来烦我,每天来问我,可能问的过程当中,也许我的语气也不好,但是我永远不会把你干掉。如果你还想留在这个地方,请你多一点,向上向外获取资源,请你多一点,积极主动的反馈,更多的表现出来你是年轻人,把你的活力能够反映在全天的12个小时的时间当中来,都是年轻人,很多人其实没什么家庭负担,还没有成家立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都不能百分百的投入,你这一辈子就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
      总的来说,隔了这么长的时间,我说这家公司做了很多很多的改变,但是有些改变是有益的,有些改变不见得有效果,但是我所看到的希望,虽然今年整体业绩从业务的业绩上面看起来全年可能要下降500万,但是四季度我们开始好转,经过全年的一个下降,总算到四季度开始回升了,而且目前我们的变现能力已经达到了差不多是有史以来最高的水平了。差不多是,但是还缺一点,而且目前看到的是希望。除此以外,我们也看到了我们在其他方面还有增长,我们在管理理念上面,我们开始有提升,在很多方面我们还是有向好的这种趋势的,正因为如此,这家公司还是欣欣向荣的。这家公司目前我的感觉更多的还像是一个,如果把我们比喻成一列火车的话,我们可能更多的还是像一辆绿皮火车,绿皮火车只有一个车头,车头动力很强劲,3.0t。但是我们后面的每一个车厢好像有点问题,有的甚至车轮子可能还不那么圆,滚起来不是那么顺畅。要想真正的改变,我希望看到每一个车厢能够转变成动车组的车厢,每一个车厢都应该有你自己的动力系统。而且我们看到有的动车组是由两节三节的这样的一个动车组组成的,有多个车头,这个车头还是能分开、能合并的。我希望百助通过我们的努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由这辆绿皮火车变成一辆动车组。以上就是我的讲话,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