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助方法论帮你成就更好的自己

2018年第43周百助人大会(BZPM)程磊分享

2018-11-02 13:30:50 作者: 管理员 点击量: 下一篇 上一篇
    编者按:方法论原本是一个哲学名词,它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理论体系或系统,通常涉及对问题阶段、任务、工具、方法技巧的论述。百助在多年的企业管理中,摸索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百助方法论”。本周百助人大会上,CEO程磊具体阐述了如何理解百助方法论,强调团队成员在各个工作岗位上,“事前多思考,拟方案”、“事中多反馈,做记录”、“事后多总结,定规范”,他殷切希望大家“能够学习这个由百助总结出来的方法,去掌握它,让它能够真正地融入到你的血液中,去成就一个更好的你。”
    本周百助人大会CEO程磊分享全文如下:
    刚刚看到新人在自我介绍中有“给百助的一封信”,我想跟每一位新人说,我建议,你可以给你上一个所在企业的管理者,你的主管、老板,或者你学校的老师、家人,发一条简讯:“今天,我入职了马鞍山百助,非常感谢您之前对我的教导。”就这么短短的一句话,我想可能他们收到后会感到很欣慰。
    每一位新人加入百助,在自我介绍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提到在短短一周时间里对这家企业的一些感受。我们听到的都是好的方面,基本上没有不好的,但实际上怎么可能呢?我们知道,随着在公司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其实很多人发现这家企业不好的地方就会越来越多,在内心积攒的也随之越来越多,后来一些人愤然离开了,还可能会记恨这家企业很长时间,甚至一辈子。这种现象我都能看见,但是在刚开始的时候,他对这家企业是十分向往的,他看到的都是这家企业好的、积极的一面。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就是我今天想分享的内容。
    这一周,我们在很短的时间里经历了一些事情,总结为一点,就是我们曾经讲过,而今天再次老生常谈、重复强调的“百助方法论”。今天各位同学加入百助这样一家企业,说白了,我们其实是在教大家做人做事的方法。当然,我们讲这句话有点夸大,我们凭什么去教别人做人做事呢?今天我们提供的方法,只是我们在过往这些年百助成长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当然,这个方法不是最好的,很有可能你带来的就是更好的,我们希望有人能够优化完善我们的方法。今天,如果你没有更好的方法,希望你能够学习这个由百助总结出来的方法,去掌握它,让它能够真正地融入到你的血液中,去成就一个更好的你。我们的“百助方法论”非常简单,但实际上很多人加入百助很长时间仍然没有完完全全掌握,但是,或多或少都产生了一些影响。确实,我们也能看到有一些离职的人,说不好听的,是被我们淘汰而离开,说好听的,是在我们发展过程中,因为大家有不一样的选择而离开。这些人,其实他们刚走的时候是有怨气的,但是,隔了半年、一年之后又非常感激。他们为什么会感激呢?是因为当他们到下一个工作岗位的时候,他们发现“百助方法论”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为后面的工作带来了极大帮助,这是当初在百助完全没有意识到的。
    我们常说想让百助“人性化”,什么样的“人性化”?如果说,你做得不对,我宽容你,你做得不好,我不说你,事情没做成就算了,如果这就是你认为的“人性化”,对不起,在百助我们不这么认为。我认为,一家企业能够帮助你成功,能够帮助你成长,这才是最大的“人性化”。将来有一天,你很感激百助以及在百助的这段经历,那就是今天我对你最大的“人性化”。能够成就一个更好的你,能够教会你更好的做人做事方法,这才是我们企业必须要做的,这才是我们所认可的企业“人性化”。真心把你当家人看,我们才会真心的希望你成长、希望你更好,哪怕最后你不能跟我们一路走下去,我们也希望你在走的时候比你来的时候更好,这是百助一直以来的宗旨。今天,我再重温一下之前提出的“百助方法论”,应该也有很多人记得,这一次,我在原有基础上稍作优化。我们主要有三个阶段:事前、事中、事后。


    以前我们说“事前要定方案”,我加了几个字,改为“事前多思考,拟方案”。事前多思考,方案是需要思考的,在接到一项工作时,请你动动脑筋思考一下,由于每个人的专业化程度不一样,有人能思考得很深入、很全面,有人思考得可能比较浅、漏洞百出,但是没关系,一定要思考。因为你每作一次思考,你对这项工作的理解就会更深入,请你给自己这样的机会,不要浪费。如果好不容易接到一项工作,有思考的机会,可你每次都非常轻易地把它浪费掉,其实你是剥夺了自己一次成长的机会。一定要记得,接到工作首先要思考。“思考”在我们这家企业有一种表现形式,那就是我们做的一个线上任务跟踪系统,我们可以根据思考出来的结果拟定任务方案,这个方案是需要经过我们和发起人共同讨论确定并最终写成任务确认的。希望大家养成习惯,养成这种习惯对你的未来是有极大帮助的。
    第二个阶段是“事中”,我们以前讲事中一定要多做记录,今天再加一点,改为“事中多反馈,做记录”。为什么要多反馈?因为我们发现,即使我们前项的方案定得再完善,在做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与我们预想不太一样的情况。这很正常,还有更多的情况是我们在早期定方案的时候,任务接收人压根没有理解,但当时他以为自己理解了,就去做了,在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来了,事情不对。不对怎么办?发现有问题了怎么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第一时间反馈,千万别把这个雷抓在自己手上。炸弹是有爆炸时间的,你第一时间发现了,赶紧说,赶紧把这个炸弹扔走,别抓在自己手上,等时间没了,炸弹炸了,谁也救不了你。遇到问题,遇到和预想情况不一样或者你觉得有疑虑的地方,在过程中一定要不断地向相关人,特别是发起人,以及整件事情最专业的人及时反馈,频繁地反馈,频繁地沟通,即使你已经把这些事都做完了。
    今天,你看我们这家公司,我们会发现互联网公司跟传统公司最大的区别在哪里。首先进到这家公司,我们就发现不一样,传统公司都有很多的隔间把部门隔得整整齐齐,业务部是业务部,财务部是财务部,几个部门互相看不到。互联网公司不一样,我们全部都是揉在一起的,进来之后感觉像“大杂烩”,有时候感觉很吵闹,没有安心办公的机会。我们为什么要打造这样的环境呢?我们看谷歌、阿里、腾讯,会发现这些公司都是这么设计的,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样的设计会吵吗?实际上,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大家进行交流和反馈。交流与反馈在工作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远远要大于你一个人静下心来独立思考。今天社会发展的速度太快了,没有哪一个人能够用他独立的思考能力去改变世界,任何改变世界的产品都不是一个人独立思考完成的,都是在网络和各种信息平台上获取到了一定基础之后,再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一定的微创新,很小的一点微创新就创造了一个更新、更好的产品,发明创造都是这么来的。一定要记住这一点,有的人总是能把事情办成,这不是说他个人能力最强,并不代表他的专业技能最强,他就能把这件事做成。往往是他的综合组织能力最强,他协调资源的能力最强,这些是基于他与大家频繁沟通把事情讲透的能力。这就是我们不断强调的,一个人能否把事情做成,与他的沟通能力息息相关,而且高度关联,两者是正相关关系。所以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我们遇到的每一件事情,不管大事小事,不管会的不会的,一定要第一时间讲出来,会的,我们可以分享出来帮助别人,不会的,不懂的东西,问出来不丑,不懂装懂才是最丑的。不是说聪明人、成功的人,就没有问题、不问问题,反而越成功的人他的问题越多。如果你坐在底下从来不讲话、从来不问问题,讲什么都在那愣着,一点反应都没有,这种人什么事也干不成。不是说做成事情的人就能个人独立把事做成,而是他能协调众多资源,共同辅助他把事做成,这才是最聪明的人。


    所以我们强调,所有的事情在事中很关键,因为我们事前考虑得再周全,到事中具体执行的时候,总是会遇到一些我们之前没想到的情况,这是非常普遍的,而且事中所占用的时间跨度也是最长的。要想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最终做成这件事情,过程是最重要的,但是很多人过去对过程不是很重视。我们以前定的任务跟踪制度,是周一用一天的时间定方案,周五进行阶段性确认,而周二到周五的过程往往就像是断了线的风筝,毫无反馈。我们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最后的结果能好吗?有些人最终被扣分、被批评,原因在哪?因为发起人认为这件事情能做成,但是你没有做成。如果你在过程中频繁地进行了沟通,即使这件事情最终还是没做成,你觉得发起人会批评你吗?会扣你的分吗?为什么我们频繁沟通后还是没把这件事做成呢?因为发起人也不会做,是不是这个道理?如果他自己都不会做,他敢批评你吗?他之所以会那么严厉地批评你,是因为他会做,在这件事情上,他比你强。如果他会做,但你最后没做成,那他肯定很生气,如果他自己不会做,你也没做成,他又能批评你什么呢?所以我觉得,在我们这家公司想不被扣分应该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稍微聪明一点的人想不被扣分太容易了。但是,公司里面有很多人经常被扣分,而且被扣了很多,你们好好反思反思。记住一点,事中多反馈,一定要多反馈,沟通和反馈比什么都重要,多说几句话没关系的,过程中该面对面沟通的我们就面对面,该发邮件沟通的我们就发邮件,该微信群里沟通的我们就发微信群,实时地反馈。比如我早上10点的时候把这件事情做到这个程度了,我就10点反馈一次,我11点又遇到一个小问题,我就11点再反馈一次,一定要有实时反馈的概念,不断地反馈。做成一件事情的过程中应该有无数次的沟通,沟通得越多,你未来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沟通的频率和次数与你最终成功的概率一定是正相关关系。
    当然,你只沟通不做记录也不行,所以我讲“多沟通做记录”,有的人光沟通,你和他开会的时候,看他点头点得很好,然后问也问得清楚了,但最后事情还是没做成。等到你下次见到他的时候再问他,他跟你讲的跟你当时和他开会的内容已经风马牛不相及了,他忘了。这种情况真的让人很生气,你跟他讲了半天,回过头散会后,他就忘了,那事谁来做?难道开会就是我们唯一的事情吗?开会只是为了沟通,只是一个开始,会议结束,沟通结束,才开始做事,但是有的人沟通完了就不做事了,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目前,大部分情况是不沟通、不反馈,沟通结束不做事的要相对少一点,但这也是要警惕的。我希望大家在沟通的同时要做记录,把沟通和反馈过程中的要点记录好,这些要点一定要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落实到位,下一次沟通前改变现有的状况。
    最后我们讲“事后”,我们以前讲“事后要复盘”,复盘是什么意思?我今天把它延伸一下,“事后多总结”,复盘不就是总结吗?总结完了之后最重要的是干什么?我们公司有工作手册,有规范,我们要“多总结定规范”。定规范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这件事情我做成功了,要把这种好的经验记录下来,写成规范,以后别人再来做这件事情,我就让他按照这个规范做。这样就可以让企业的每一件事情不断地延续下去,是不是做到这样,企业才会越做越好?很多事情不是我自己会做就结束了,实际上我要告诉大家一个传承的问题。说白了,这家企业是有追求的,我们希望能够做成大企业,并不是说今天你能把这件事情做成,事就结束了,我们还需要你能把做成这些事情的方法传递给后面的所有人,让后面的每一个人都能做成,这就是我们最后讲的“事后多总结,定规范”。


    我们工作手册里面有大大小小所有的规范,每一个定岗定编的事项,我们都要求大家定规范,目的就是让你把你的能力传递给后面的人。只有这样,百助才有可能成为一家大企业。如果今天我们这家公司就3个人、5个人、30个人、50个人,我们不需要做这件事情,或者我们未来不想成为大公司,我们也不需要做这件事情,做这些事情都是在浪费时间,因为只要你掌握了就可以了,不需要你去传递给别人。但是,如果我们这家公司未来目标成为有300人、3000人、30000人的公司,那么,今天这件事情比什么都重要。不同的目标,对我们今天每一个行为的要求也会完全不一样。当然,之所以今天会做这些事情,是基于首先我们自己非常明确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也看到有新人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会说他的目标,他在这家公司的职业规划,希望自己能升职,升到什么样的职位,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收入,工资要拿到多少钱。而作为企业来说,企业也有企业的目标,我们企业的愿景、使命、价值观是每一个人必须要熟记的,熟记不是说把这句话背下来就结束了。这周我和一些团队成员开会的时候,感觉到大家的行为和做事的方法,并没有按照约定运用价值观的方式来做。他认为价值观是价值观、事情是事情,两者是完全独立分开的,这就大错特错了。而且这种现象还发生在我们的高层,企业管理团队身上。很多人对自己手上做的事情和公司的愿景、使命、价值观之间的联系没有任何概念,他们认为完全是分开的。这就很可怕了,当然,我跟他讲完之后,他也能立马感觉到是这么回事。
    如果没有这样明确的目标,我们今天做的很多事情就容易犯错,因为你没有把目标搞准确,你的方向可能就走错了。首先要想明白自己是什么,自己要做什么,未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些目标要先明确,等你明确了之后,你的一系列行为才不会犯大的错误。比如,今天我们说朝北是我们的目标,北方是我们的极乐世界,那么今天我们不管是朝东北方还是西北方,至少咱们是在朝北方走,也许没有那么好的运气找准了正北方,因为我们本身就是在黑暗中摸索,但是至少得朝北方走,不至于走向了南方。只要你往南走了一步,你就知道这一步是错的。但如果你没有明确的目标,很有可能绕了一大圈你还在原地踏步。今年是我大学毕业的第九年,明年就十年了。十年的时间,我们很多同学之间已经产生了非常大的差别,前几天正好有一次同学聚会,有好几位同学说他们感觉自己今天好像跟大学毕业的时候没有区别。十年的时间绕了一个圈,他们什么也没做。这样的人很多,到这个社会上走了一遭,庸庸碌碌,平平淡淡,什么也没留下。自己真正有明确目标的,能够在某一个产业、某一个领域、某一个方向有自己见解的,能够为这个社会、这个行业的进步贡献一点点力量的人很少,根本原因就在于很多人对目标不清晰,没有明确的目标。所以,今天我们只是希望通过百助总结出来的一些目标和方法,对在座的年轻人有所启发和帮助。当然,如果你们有更好的目标、更好的方法,请你告诉我,我们会充分吸纳,不断地优化和完善“百助方法论”。
    谢谢大家。